固原须弥山石窟

  • 景点简介
宁夏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之一,石窟始建于北魏,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宋、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,长期以来是丝绸之路自长安西行后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,被誉为“宁夏敦煌”。
  • 景点分布
须弥山石窟坐落于宁夏固原市城北55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,须弥山属六盘山脉,山基以紫色砂岩,砂烁岩及页岩组成,海拔2003米,峰峦叠嶂,怪石嶙峋,山中流水,风景秀丽,是宁夏著名景区之一。   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(477~499年),兴盛于北周和唐代,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“景云寺”,五代、宋、西夏、金、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。须弥山石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,其开凿规模、造像风格、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、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。   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,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。石窟经年累月,风雨剥蚀,加之人为破坏、地震灾害,至今造像较完整的有20多窟,主要分布在大佛楼、“子孙宫”、园光寺、相国寺和桃花洞等5个景区内,各区之间有梯桥相连,游览观光十分方便。   须弥山从北魏到隋唐历代开凿的各个石窟,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格:北朝的石窟佛像鼻梁高隆,保留着印度佛教的风貌,有些造像,脸瘦肩溜,宽袍大袖,与东晋画家顾恺之《洛神赋》画卷上的艺术形象酷似;隋代佛像则是上身长、下肢短,方面短颈,形象质朴拙重;唐代佛像造型趋向完美,它的体态丰满,服饰华贵绚丽,表现出唐代艺术的非凡气质。
  • 景点资质
国家4A级景区
  • 景点特色
考古、佛教文化、石窟、佛像
  • 景点路线
线路1:入口 → 大佛楼→ 子孙宫→ 圆光寺→ 桃花洞→ 相国寺→ 须弥山博物馆   线路2:入口 → 须弥山博物馆→ 大佛楼→ 子孙宫→ 圆光寺→ 桃花洞→ 相国寺
  • 最佳游览时间
夏季
  • 景点位置
中国>宁夏回族自治区>固原市
  • 景点交通
从固原乘班车到三营镇(6元),在镇北的路口有车去须弥山的车。
  • 景点门票
60元/人
  • 景点开放时间
7:00—19:00
  • 景点电话
(0954)2610325

Copyright © ���ΰ�  2024-2026 All Rights Reserved.

����֧�֣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    �������䣺wxc50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