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

巴西

      巴西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.巴西,葡萄牙语意为"红木".16世纪.殖民者登上巴西时,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,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,遂将此木称为"红木"后演变成国名.
地理位置
      巴西联邦共和国(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;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),面积8,547,403平方公里,位于南美洲东南部,同除智利和厄瓜多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。北邻法属圭亚那、苏里南、圭亚那、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,西连秘鲁、玻利维亚,南接巴拉圭、阿根廷和乌拉圭,东濒大西洋。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%,仅次于俄罗斯、加拿大、中国和美国,为世界第五大国。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、巴拉圭盆地、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,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/3。有亚马逊、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。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,横贯巴西西北部,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;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,流经西南部,多激流和瀑布,有丰富的水力资源;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,流经干旱的东北部,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。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,领海宽度为12海里,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。
      其中,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,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。
      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。
     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。

气候特点
     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,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。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~27度,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~19度。

人口
      2000年人口1.69799亿,居拉美首位,世界第五位。城市人口占81.25%,农村人口占18.75%,平均寿命68.8岁,。白种人占54.38%,黑白混血种人占39.88%,黑种人占5.21%,黄种人占0.39%,印第安人约占0.14%。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民族,共有35万人,分属227个族,讲175种不同的语言,生活在国家设立的561个印第安人保护区内。
人口东南多,西南少。

历史与语言
      巴西曾受葡萄牙统治,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。然而,巴西的葡萄牙语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语言的影响,甚至有些地名、动植物名称,都是沿用非洲方言。所以,葡萄牙文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,因为葡萄牙语在巴西,已经和发源地有很大的差异。巴西人通常都听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语,至于英文,就不太普遍了。

同北京时差: -11.00
国际电话码: 55
货币: 克鲁塞罗雷亚尔
国旗国花与国歌

      国旗为绿色长方形中央为黄色菱形,菱形中央是咖啡色圆形。圆形为天球仪,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“秩序与进步”。天球仪上有白色五色星,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。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,绿色象征森林,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。
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五角星。五角星中央有两个同心圆,小圆中央有五颗五角星,象征南十字星座。大圆周围有22颗五角星,象征各州和联邦区。外沿是咖啡叶和烟草叶构成的圆形。下方中央是一把剑。最下端是绶带,书以葡萄牙文“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”。日期是共和国成立的日子。
      国花为毛蟹爪兰。
      国歌巴西独立后的第一首国歌,是由颇有音乐才华的佩德罗一世亲自创作的。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独立的当天,他创作了《啊祖国,啊皇帝,啊人民》的歌曲,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,由合唱队伴唱,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。佩德罗一世退位后,里约热内卢国立音乐学院的创办者,著名音乐家弗朗西斯科•达席尔瓦谱写出一首后来成为巴西国歌的歌曲。1909年著名诗人奥里索•杜克•埃斯特拉达重新填词,经专家委员会审查,1922年被定为巴西国歌。国歌《听伊皮兰加的呼声》回顾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“不独立,毋宁死!”呼声的情景,歌颂祖国获得了独立,充满着巴西人民对祖国的爱恋之情。

政治与经济
      1500年4月22日,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•卡布拉尔抵达巴西。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“圣十字架”,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。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,“红木”(Brasil)一词逐渐代替了“圣十字架”,成为巴西国名,并沿用至今,其中文音译为“巴西”。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,1549年任命总督。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,葡王室迁往巴西。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,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。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,建立巴西帝国。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,推翻帝制,成立巴西合众国。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,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。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。1989年11月15日,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,费尔南多•科洛尔当选总统。1992年12月29日,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,副总统伊塔马尔•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。1994年10月3日,费尔南多•恩里克•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,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。1998年10月4日,卡多佐再次当选。1999年1月1日,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,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。
      巴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,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,主要来自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德国、法国、波兰和阿拉伯国家。黄种人多来自日本、朝鲜和中国。巴有130万日本人,25万华人,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。
      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(巴西利亚联邦区)。州之下设市,全国共有5507个市,15万人口以上的有79个,100万以上的有12个(1999年)。各州的名称如下:阿克里,阿拉戈亚斯,亚马逊,阿马帕,巴伊亚,塞阿腊,圣埃斯皮里托,戈亚斯,马腊尼昂,马托格罗索,南马托格罗索,米纳斯吉拉斯,巴拉,帕拉伊巴,巴拉那,伯南布哥,皮奥伊,北里约格朗德,南里约格朗德,里约热内卢, 朗多尼亚, 罗赖马, 圣卡塔林纳,圣保罗,塞尔希培,托坎廷斯。
     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,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。历史上巴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,蔗糖、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。20世纪初,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。从五十年代起,巴西推行“进口替代”经济模式,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,其中1967-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.1%,创造了“巴西奇迹”,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。其后近20年的时间里,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,经济发展陷于停顿。1994年7月巴西推出“雷亚尔计划”,成功控制了恶性通膨,使经济出现了稳定增长。但财政和经常项目双赤字问题却日益严重,对外资依赖急剧加深。在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冲击下,巴被迫于1999年初宣布采取浮动汇率制。雷亚尔兑美元大幅贬值。由于巴政府执行了严厉的财政调整措施,增收节支,巴经济迅速走上恢复之路,2000年经济增长达4.46%,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。2001年,受全球经济不景气、阿根廷经济危机和国内电力危机影响,巴经济增幅下降至2-2.5%左右。

Copyright © ���ΰ�  2024-2026 All Rights Reserved.

����֧�֣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    �������䣺wxc501@qq.com